电子合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信手段订立的,用于确立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电子合同签订后,如果一方试图偷偷修改合同内容,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同样需要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生效。
其次,电子合同一旦签订,其法律效力就受到法律保护。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更改或撤销已经签订的电子合同。如果一方试图私自修改合同内容,这种行为不仅无效,还可能构成违约。
此外,电子合同的修改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经过公证、见证等法定程序才能生效。因此,私自修改电子合同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者可撤销。
综上所述,电子合同签完后不可以偷偷改,否则将导致合同无效。为了确保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建议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合同的内容和要求。如果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同时,保留好电子合同的备份和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