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技术”概念。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数学家约翰·麦卡锡、英国科学家艾伦·图灵和英国生理学家马文·明斯基等人提出。
1943年,美国数学家约翰·麦卡锡在《数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并指出人工智能是关于制造智能机器的理论和实验。1956年,英国科学家艾伦·图灵在《思维》(Min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用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1956年,英国生理学家马文·明斯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人工通用智能”(AGI)的概念。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推理和专家系统领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文·明斯基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开始转向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领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辛顿、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大卫·马尔文、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丹尼尔·诺维格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黄仁勋、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安德鲁·博伊德、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等。
总之,人工智能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约翰·麦卡锡、艾伦·图灵和马文·明斯基。他们的贡献为后来的人工智能研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