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一决定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会计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会计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推动了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会计信息化的监管,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会计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会计信息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企业纷纷采用财务软件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此外,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会计信息化的监管,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会计信息化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我国会计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信息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