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最早规定于1985年。当时,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该意见指出,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会计工作向现代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在1985年之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首先,从1986年到1992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开始起步,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会计软件和技术,逐步建立起会计信息系统。这一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国外技术,进行初步的信息化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这一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加大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这一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加大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最早规定是在1985年,当时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