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数据是指公安机关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以实现对犯罪行为的预防、侦查、取证和打击的一种新型警务模式。公安大数据能查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户籍信息、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2. 违法犯罪记录:包括刑事犯罪记录、行政处罚记录、治安管理处罚记录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历史和行为特点,为侦查工作提供参考。
3. 交通违法记录:包括驾驶证信息、行驶证信息、车辆登记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驾驶能力和交通工具情况,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4. 金融信息:包括银行账户信息、信用卡信息、贷款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流向,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5. 网络信息:包括网络地址信息、IP地址信息、社交媒体账号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网络活动和社交圈子,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6. 出入境信息:包括护照信息、签证信息、居留许可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出入境情况,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7. 企业信息:包括公司注册信息、股东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企业背景和经营状况,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8. 房产信息:包括房屋产权信息、租赁合同信息、抵押登记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房产情况,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从哪一年开始能查到这些内容取决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中国,公安大数据的应用始于2015年,当时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公安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意见》。此后,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开始建设公安大数据平台,并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支持公安大数据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