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管单位信息系统外包管理暂行办法》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会管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系统进行外包管理的行为而制定的办法。该办法旨在保障信息安全、维护数据完整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促进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1. 目的与原则
- 目的:确保会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 原则: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会管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2. 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所有会管单位及其下属部门。
- 适用范围:涵盖所有会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外包活动。
3. 职责与义务
- 会管单位:负责制定信息系统外包管理政策、程序和标准,建立和完善外包管理制度,监督外包服务的执行情况,处理外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外包服务商: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技术服务,遵守合同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服务质量,接受会管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4. 管理要求
- 信息安全保障:外包服务商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应对信息安全事件。
- 数据管理:明确数据所有权和管理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
- 技术更新与升级:外包服务商需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更新和升级软硬件设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能力。
- 服务协议:外包服务商与会管单位签订的服务协议应包括服务内容、质量标准、费用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5. 监督管理
- 监督检查:会管单位应定期对外包服务商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 投诉处理: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对外包服务中的问题进行受理和处理,确保会管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 附则
- 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会管单位所有。
- 修订:本办法由会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总之,《会管单位信息系统外包管理暂行办法》是一套综合性的管理办法,旨在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会管单位信息系统外包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为会管单位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