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间,信息化规划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包括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等,以支持更广泛的覆盖和更高的速率。同时,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2.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优化数字经济的生态环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 深化电子政务改革。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化、智能化。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简化行政流程,降低企业和公众办事成本。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建筑、智能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5.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6.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音、网络游戏等数字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7.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我国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8.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信息化治理,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全球信息技术标准制定,分享信息化发展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总之,"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规划重点方向是全方位的,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