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制定学校人工智能教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人工智能教室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管理原则
1.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 科学管理: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规划和使用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在人工智能教室的安全,预防和处理各类安全事故。
4.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和改进,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三、使用管理
1. 预约制度:学生需要提前预约人工智能教室,按照预约时间使用教室。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教室。
2. 教师责任:教师应合理安排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教室的时间,确保教室的正常使用。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设备维护:学校应定期对人工智能教室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四、安全管理
1. 安全教育:学校应在人工智能教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人工智能教室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程序和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处置。
3. 安全检查:学校应定期对人工智能教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教室的安全稳定。
五、资源管理
1. 教材准备:学校应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准备好人工智能教室所需的教材、工具等资源。
2. 资源共享:鼓励教师之间共享人工智能教室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资源更新:定期对人工智能教室的资源进行更新和升级,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六、考核与评价
1. 学生表现:对学生在人工智能教室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2. 教师评价:对教师在使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
3. 综合评价:将人工智能教室的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纳入学校整体考核体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七、附则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负责解释。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